做节能低碳领域的领跑者
万泰认证全面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汪晓东  万泰认证总经理
      节能低碳和绿色发展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履行这个承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新的发展模式既是挑战,也蕴藏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万泰作为认证和技术评价服务机构,长期服务于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全面融入国家“双碳”宏伟蓝图,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参与相关工作,扮演好“领跑者”的角色,充分发挥自身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等具体领域的实践经验、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密切跟踪国内外政策、法规、技术的最新变化,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和具体措施落地,助力企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同时实现万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发展。
万泰节能低碳领域发展
       万泰节能低碳工作起步于2009年,经过12年的努力,取得了大量工作成果,工作绩效获得客户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方的充分肯定。目前,万泰已全面进入节能、减碳和绿色发展领域,具备跨学科综合技术能力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万泰是中国首批参与碳排放核查的第三方核查机构,中国首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机构,国家工信部首批工业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中国首批参与用能确权的第三方机构,全国首批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服务认证机构。十余年来,业务持续拓展到工业节能诊断能源审计温室气体第三方核查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绿色工厂/设计产品/供应链/园区创建评价碳足迹碳标签碳中和等相关认证、评价、核算的30多个业务领域,起草了数十项能源低碳领域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为近3000家重点企业和200多家公共机构提供了节能减碳相关的各类服务,帮助大量企业实现了显著的节能减碳绩效和降本增效,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十年来,万泰打造了一支有数量、有质量、高度专业化的工程师技术团队,具有100%能源低碳相关专业、40%以上硕博学历、50%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国家注册类资格、平均10年以上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他们了解掌握宏观政策要求、了解企业的所思所想,擅长根据企业痛点难点和实际情况,且具有强大的应用型技术研发能力,并能结合政策要求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 参与地方政府部门碳达峰行动
      2021年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特别是发改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建设、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全力以赴、制定本区域各个领域的碳达峰规划和行动方案。万泰承担了部分省市两级地方政府部门“碳达峰规划和行动方案”的编制任务,项目包括碳达峰的峰值和时间预测、围绕实现目标的产业政策调整方案和具体行动措施。2021年以来,万泰加快推广前期积累的节能低碳领域实用性技术研究成果和认证/评价工作经验,同时,进一步加大“双碳”领域科研投入,承担或参与省级课题,加快技术攻关。
—— 为企业提供节能降碳实施方案
       企业是“双碳”工作的主体,在国家节能减碳绿色发展的大战略下,必须保持自身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一致,全面审视自身产品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污染排放环境表现、工艺过程先进性、产品碳足迹涉及的供应链管理改进等方方面面,以节能降碳为基础制定自身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划和实施路径,并结合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等要求,积极行动。这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只有转变观念、快速响应,用好政策红利并扎实推进,才能真正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当前,“双碳”成为国家经济领域的“热词”,越来越多的企业客户和各类社会组织迫切地希望了解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碳减排法规要求和对企业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双碳”背景下政府政策措施和对本组织发展的影响,希望了解如何制定自身的双碳规划、路径和方法。能源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盘”和“顶梁柱”,外向型出口产品生产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建设、公共机构、民生领域是我国服务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节能减碳行动不仅为国家“双碳”战略做出贡献,同时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对广大供应链整体拉动作用。目前万泰已为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工业园区、公共机构提供了定制化的企业级“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综合解决方案和项目落地实施工作。同时,万泰提供企业ESG报告编制指导服务、碳足迹碳标签认证评价服务,帮助企业把节能减碳的工作成效向社会公众、消费者进行展示,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竞争力,这本身也是认证机构“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重要工作。

       双碳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万泰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优势,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国家“双碳”宏伟目标做出贡献。下一步,万泰主要将在几个方面积极推进。第一,让我们的客户更及时、更全面了解国际动态和国家“双碳”政策,增强紧迫性,积极行动起来;第二,为政府部门继续做好技术支撑,参与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的调研和编制、零碳试点示范、低碳标准化等工作;第三,把现有业务融入企业节能减碳各项工作,帮助企业满足法规要求、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强化技术研发特别是应用型技术的研发,参与“双碳”领域重点技术攻关;第五,继续强化自身“双碳”领域技术能力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解决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新要求和新型环境壁垒的高素质人才。